三一再添上市新軍!工程機械大企跨界搶地盤,同心多元成制勝法寶?
近年來,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復雜多變,有資金實力的企業開始進行主營業務之外的多元化擴張,以增強整體盈利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全球先進制造業企業發展的關鍵詞都指向一個方向:同心多元,縱向兼并收購上下游企業,橫向投資關聯產業。是末路狂奔還是制勝法寶?近期上市的三一重能,便是一個重要的觀察窗口。
6月22日,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一重能,股票代碼:688349)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上市并掛牌交易,首日收盤價為40.96元/股,市值達482億元,在風電整機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三位。
在此之前,很多人并未聽說過三一重能,更不知道三一集團已經布局了風電領域,早于2008年4月便成立了三一重能,成功躋身于國內第八大風電整機制造商。至此,三一集團上市公司已到3家,包含三一重工(SH,600031)、三一國際(HK,00631),距萬億市值更近一步。
三一重工主要創始人梁穩根曾承諾,如果三一這些上市公司加起來市值達到一萬億的時候,每個金牌員工獎勵五百萬。在不斷刺激大眾眼球的背后,三一究竟做了哪些布局?
提到三一,大家大多會想到挖掘機、起重機等工程機械,但實際上,三一集團業務全面涉及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筑路機械、樁工機械、風電設備、港口機械、石油裝備、煤炭裝備、裝配式建筑PC等,范圍之廣令人驚嘆。
近年來,三一塑造出一個"跨界者"的形象,在國際化、智能制造、清潔能源等新領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但如果把三一產業鏈鋪開來看,推進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緊跟市場的選擇結果。
立足工程機械主營業務基礎,三一開始全方位布局,復制其工程機械領域的經驗,將體量急速擴大。
裝配式建筑:2014年,三一收購中山快而居公司,快速進入建筑工業化裝備領域,兩年成為PC(混凝土預制件)裝備龍頭,現已占據我國PC成套裝備40%以上的市場份額;為此,三一于2016年成立了一家數字科技驅動的建筑工業化平臺公司——三一筑工。
農機:2021年10月,三一重工發生工商變更,公司注冊資本由76.17億元人民幣增加至84.92億元人民幣。同時,經營范圍新增農業機械制造、農業機械銷售。此舉標志三一正式“入局”農機,推動工程機械企業向農機領域滲透新進程。
重卡:三一重卡是三一集團推進實體經濟和互聯網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項目,從2018年網絡銷售開始,三一重卡多次創造商用車銷售記錄,上市2周年銷量已突破20000臺。在創業之初便積極布局新能源產品,2021年三一新能源重卡奪得國內市場年度銷量冠軍。
在加速發展的時代浪潮中,三一并不局限于工程機械行業優勢,而是主動探索包括物聯網、金融、保險、風電等諸多新領域,這些看似跨度極大的各類產業在三一均得到了完美融合。
金融:三一在幾經資產騰挪之后,看到了產融結合的巨大潛力。2016年久隆保險、三湘銀行相繼成立,主營業務與三一重工契合度極高,自此三一成功將保險、銀行雙金融牌照收入囊中,成功布局了金融板塊。
消防救援:2016年,三一正式跨界進入消防領域,3年內完成了“超高層”“無人智能化”等6大類型、20款產品開發,系列產品已配至全國100多個消防大隊。
汽車金融:汽車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且與三一重工的主業契合度大。2019年年底,三一重工正式跨界進軍汽車金融行業,并擬以40億收購母公司持有的汽車金融公司,優勢互補,降低融資成本,提升產品與服務競爭力。
智能制造:三一在保證自身優勢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對工業信息化建設的戰略部署, 于2008年打造出工業物聯網平臺,后攜手樹根互聯構建了基于平臺架構的數智化基礎設施。截止目前,三一啟動了46座燈塔工廠建設,產能提升70%,工藝整體自動化率大幅提升。
真正的看點便在于三一智能制造、創新研發等方面,加之在工程機械領域練就的一身本事,三一對新鮮和有前景的產業的高度敏感,始終堅持創新發展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研發制造,在把控關鍵技術的同時,不斷拓展新領域。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多元化發展與創新,加之工程機械屬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各企業正在告別傳統的單一發展模式與方向,紛紛轉型,跨界合作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探索發展的一種新嘗試。縱觀行業國際巨頭,卡特彼勒、沃爾沃、約翰迪爾等大型工程機械企業,幾乎都是橫跨了幾大產業來布局全球。
現如今,嚴酷的市場形勢正倒逼著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進行轉型升級,以三一為代表的中國工程機械龍頭,基于相同內核的技術積累,將商業的觸角延伸到多元化的業務和全球化的市場,聲勢浩大的進行跨界,試圖從新行業中分一杯羹。未來能否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靜待市場的考量。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