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新征程·榜樣力量|聚是一團火 散是滿天星
聚是一團火 散是滿天星
——記徐工挖機涂裝廠中挖零部件一工段
白色連體服、全面具面罩,冷冰冰的噴槍在他們手中“活”了過來,幾番雕琢,一臺明亮的“徐工金”緩緩駛出,那是他們造就的無暇“工藝品”,也是他們為之奮斗終身的摯愛事業。先后三次獲得事業部五星級工段、下線成品合格率達到98%,這個“TEAM”可不一般!
什么是團隊?有人說是“萬夫一力,天下無敵”,還有人說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但對于他們來說,是“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在這個“TEAM”里,有事事沖在最前頭的“火車頭”,有“聽聲辨位”技能拉滿的“順風耳”,有“誨人不倦”的傳幫帶師傅,正是這些各有千秋的成員們,共同組成了這支鋼鐵美容師戰隊。“34個伙伴緊緊纏繞在一起,以螢火匯星河,這才是團隊之力。”
1“永遠做沖鋒在前的‘火車頭’”
說到中挖零部件一工段,工段長程曉晨永遠是繞不開的人物,他是團隊協作的“粘合劑”,是沖鋒陷陣的“火車頭”,更是每個人心中的“主心骨”,“本能的,遇事就喊‘段長’。”
數九嚴寒,西北風呼呼地吹,“零下十幾度飄著冰渣渣的水循環池子,段長帶頭往下跳。”打撈漆渣是設備保養工作中最讓人頭疼的一項,溫度低,還不能穿太厚的衣服,“個把小時,腿都沒知覺了。”程曉晨看著大家凍得通紅的臉,默默翻上池子,不一會兒,一大包暖貼和熱騰騰的姜茶送了過來,程曉晨把人員分成2撥,半小時輪換一撥,進去的人貼著暖貼干活,出去的人喝姜茶暖身體,“漆渣池子掏干凈了,心里也熱乎!”
為了將質量問題扼殺在搖籃里,他巧編口訣,“將責任壓到每一雙手”,最終零部件成品下線合格率達到99%。為了提高效率,他帶領員工進行“頭腦風暴”,一年提報改善提案102個,將工段變成了別人口中的“金點子工段”。“責任在這兒扛著呢!得帶著大家向前奔。”他拍了拍肩膀。
2“啥毛病都逃不過咱這雙耳朵!”
面漆工位的周浩,有一雙人盡皆知的“順風耳”,多年的工作經驗,讓他能夠從設備的各種輕微異響中精準辨別出問題點,“啥毛病都逃不過咱這雙耳朵!”周浩略有得意地指了指自己的耳朵,這是十年經驗帶給他的傲氣,也是無數次刻苦磨練帶來的底氣。
“面漆烘干室溫度不對,下線的工件表面硬度都不夠。”員工小王一臉焦急地來求助,“烘干室內外都清理了,出風口也打掃了,還是不行。”眼看著小王腦門上的汗就下來了,“別急,我看看去。”
周浩認真觀察烘干室配電柜內的情況,絕佳的聽力使他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些情況——烘干爐外部有輕微動響,他立即開機,把手放到室體外圍,發現動響隨著開機越來越劇烈。“應該是烘干爐內的過濾棉要更換了。”在通知機修人員更換烘干爐內過濾棉并跟蹤驗證后,烘干溫度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您真是神了!”“以后把控要更加嚴格,每周必須對設備進行全方位維保,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影響工作效率。”周浩留下一串囑咐后漸漸走遠,“順風耳”的傳奇還在繼續上演……
3“徐師傅美容小課堂開課啦!”
在膩子工位,還有一位名號響當當的徐師傅,所有新來的“菜鳥”們都要通過“徐師傅美容小課堂”的錘煉,才算真正成為膩子工位的一員。“新人理論知識是有的,但是真正操作下來,還需要‘老手’帶進門。”徐倩說道,“另一方面,把我們好的經驗、方法和技巧傳承下去,才能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甚至‘青出于藍’。”
“徐師傅美容小課堂”除了“新手教程”,還會根據大家的需求和疑問開展“針對性提升”。新員工小張來訴苦:“問題缺陷真的很難辨認,而且每種缺陷的刮涂方法還不一樣,又亂又復雜!”徐倩放在了心里:“為什么不能做一個系統的缺陷識別和刮涂方法呢?”
經過多次實驗,徐倩帶領工位其他成員研究半個月,最終制定了《膩子一分二定三刮涂法》,即首先針對工件的板材、產品型號以及工件表面缺陷進行分類和分析;然后對缺陷處理的方法和刮涂工具進行確定,最后再進行刮涂。一舉解決了刮涂膩子時厚薄不均與以及膩子渣等問題,使膩子刮涂質量合格率達到99%,同時根據產品缺陷的膩子使用量化,平均每掛產品節省原子灰100g,“一箭雙雕!”
擁有各種奇思妙想的“工裝大王”李闖、無所不能的“多面手”施響、慧眼如炬的找補能手朱蘇北……就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八仙,在這個工段里,永遠不缺“大拿”和“絕活兒”,各位看官,還想繼續聽他們的故事嗎?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